继寻访河下古镇阅读遗存、洪泽湖畔草编非遗之后,7月11日,传媒学院暑期“三下乡”团队再接再厉,携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草编工艺传承人董风先生前往宿迁沭阳县钱集镇体验乡土风情,助力农村发展。镇组织科科长沈威、团委书记何琼予以接待。
上午,团队首先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仔细参观当地钱集镇效佐村乡情厅、乡情馆。经了解,效佐村因纪念革命烈士董效佐而得名。展馆从村庄历史沿革、乡贤人员、民间游艺、民间艺术、传统工艺和发展形状等板块一一展示。效佐村浓厚的风土人情扑面而来。
随后,团队前往村庄的留守儿童辅导中心,手把手与孩子们一起“夏日彩绘”,通过多彩绘画勾勒在村子中的缤纷回忆,陪伴留守儿童们快乐成长。董风先生也为孩子们带来了“礼物”。他从包中拎出几只“蜻蜓”、“蚂蚱”和两捆棕榈叶整齐的摆放在桌上。“孩子们,今天我来教你们草编!”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围绕在董风先生的周围,惊奇地见证了几片棕榈叶到一只栩栩如生的“蚂蚱”的蜕变。似乎在董风先生手中,没有什么是“变”不出来的。董风先生向孩子们介绍:“这就是草编,是我们历代传下来的手工技艺,是我们的无价之宝,你们应该学习学习。”孩子们也在董风先生和志愿者的指导下学习草编技艺。正是一份坚守,成就了一段传承。
水稻,是农村的象征与守护。而稻草,往往是农村的遗弃物。在农村,往往会通过焚烧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而在沭阳,有一家工厂却视稻草为珍宝。他们通过焊接框架构建成型,再用稻草编制成品,最后上色进行美化。经过加工稻草制成的仿真工艺品主要运用于景区展览。团队走进宿迁沭阳同轩工艺品有限公司,参观工厂,欣赏现阶段成品,了解其企业文化以及产业运作方式、商业模式。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团队指导老师侯美玲与厂长胡义朝、销售部经理尹彦娜积极洽谈合作事宜,希望以校企合作推动社会实践和“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的深入发展。最后,侯美玲向胡义朝厂长授予菠菜广告投放平台传媒学院实践基地铜牌,签署共建协议。
从传统的秸秆焚烧到如今的变废为宝,可以说同轩指引了沭阳县生态农村的开元大道。团队成员带着同轩工艺品进村,向村民发放生态保护传单,讲解展板,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让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宣讲结束后,团队前往沭阳绿植电商产业园和达之康多彩苗木基地,参观多肉植物,了解苗木种植技术。在绿色的景致中,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落幕!
文/谭诗嘉 图/刘甜芳 任欣怡 马冲 庄大正 编辑/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