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暑期三下乡有感】(三)扣古问今——寻历史古迹

发布者:朱悦嘉 [发表时间]:2018-07-30 [来源]:传媒学院 [浏览次数]:

巡礼阅读遗存 延续爱阅情怀

一身素衣,四个红色,在七月七日的清晨淮师青年们暑期的“三下乡”正式集合,在绵绵细雨中不畏艰苦,走访小学旧址与巡礼阅读遗存,与历史的厚重亲密接触,我很高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同伴们去关注和聚焦于中华的本土文化,淮安的人文情怀,因为我们中华之根本就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我们更应该走出课本,走向社会,亲眼看看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文化古迹,助力书香文明建设,弘扬传统非遗保护。

读名篇见字如面 话历史思古抚今

队伍首先前往的是新安小学旧址,远远相见是如此的优雅宁静,瓷白色的拱桥搭着中华传统的亭台楼阁,在细雨中岿然不动让人不由得心生敬畏,这些建筑存在的意义本身更多的是人们对它的精神寄托,是一种借景抒情,抒情怀,描意境,忆故人,而在这新安小学就是忆着校长汪达之,在历史上,新安小学是陶行知是应吴俊卿的要求建立,后委任汪达之担任新安小学校长,在他的带领下组成了闻名海内外的新安旅行团到全国各地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而毛主席题字碑亭也在此建立。志愿者们在此听学生代表讲述新安小学的历史变迁,同学们倾耳细听,为曾经小小少先队战士的英勇事迹所震撼。这里曾经的每一处背后可能都蕴含着动人的故事,千千万万个人民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默默努力着,每个人的身上都散发着微弱的光芒,组合在一起终将预示着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掬水留香寻古迹 弄花香意满衣裳

拾级向前,队伍走向福音女子学堂,该旧址如今深藏在河下古镇,伴着细雨,志愿者们随着幽深的小巷一路向前,在路人的引导下与不断探索中终于找到了福音女子学堂的旧址,不过令人可惜的是旧址已经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摧残,如今只能依稀猜测曾经的容貌,只有些许残损的建筑孤零零的立在那里,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烟尘,在如此的情境下同学们都连连叹息,领队的侯书记看到小巷的庭院门外坐着些老人,主动带领着同学们进行采访,老人们虽然耳朵有些耳背却十分的健谈,热情的回答着同学们的问题,这次的采访不仅让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生活,与历史对话,更是了解到该旧址的历史是由美传教士林亨理、林喜美筹建。随着雨势不断加大,有些雨珠已经打湿了志愿者的衣衫,但是同学们依旧热情不减,在屋檐下,重操经典雅乐,众人齐诵《弟子规》。

有人说,时间可以带走一切,它冲淡快乐的记忆,埋葬痛苦的过去,抹煞曾经的辉煌,擦拭昔日的泪水,可是有一种永恒却不为所动,那便是用血和泪

铸造的历史,这次的“三下乡”活动只是我们的第一站,我们的非遗寻访的活动也将继续,美好的今天让我们无法忘记昨天,无法忘却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去筑就他们的明天,‘乡’遇多彩非遗,创意文化兴‘农’,让精彩的文化在我们青年人中接力与传承!

文/朱悦嘉 编辑/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