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暑期三下乡有感】(二)重燃文化之烛——寻访新安小学旧址有感

发布者:诸楠楠 [发表时间]:2018-07-30 [来源]:传媒学院 [浏览次数]:

寻寻觅觅,巡礼阅读遗存;仔仔细细,擦亮文化名片。——题记

天总是阴晴不定的。三五成群的孩子搭乘了一个小时的公车,在这样一个破旧、荒凉的地方下了车。上车的时候还是阴天呢,现在已经是艳阳高照了。高举着“菠菜广告投放平台传媒学院”的院旗,他们踏上了这条泥泞的乡间小路。

听说他们是来找学校的,找一个叫做“新安小学”的学校。

“这学校早就不在了,拆光了。”被询问到的附近的老人们是这么说的。在这般炎热的夏季,特别是在这样的天气里,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这群孩子要来寻找这样一个学校——一个早就只闻其名,不见其身的学校。

不远处的躺椅上,斜卧着一位年近期颐的老人,他手里握着一把破旧的竹扇,有节奏地上下挥动着。看着询问无果的孩子失望离去的背影,老人无奈地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新安小学,是个好学校啊!”说完他闭上了眼,记忆慢慢回到了89年前那个夏天:

“一行人迈向淮河镇河下莲花街萧河畔的这片土地,在那一眼充满肯定的对视后,锹、镐头等器具被搬上工地,在咚咚咚的木材撞击声中,一所小学建成了。陶行知先生命其为“私立新安学校”,并自己担任了校长。

“第二年的春天,来了位叫汪达之的同志接任了校长一职。汪达之是位好校长,自他上任以后就把新安事业看作自己的终身事业,他带着这样的热忱与信心,开始了艰难的起步。慢慢地,学校步入了正轨,校舍扩大了,环境美化了,伙食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老人缓缓睁开眼,欣慰地点着头微笑,眼角却不自觉流出了一颗晶莹的泪珠。

“那应该就是新安小学的遗址了吧。”一个身着白T挽着高辫的女孩子高声说道,边说边用手指向不远处——萧河边的一座拱形墓碑。

“嘘…”同行的另一位女生将她那伸出的手拉回,轻轻放到她的嘴边,“小点声。”

一转方才前行路上的愉快心情,每个人都似乎变得有那么一些忧伤起来。气氛突然间有点凄凉了。太阳已在云后躲了好久,天空阴云密布。兴许是这样的天气才带来了这样的心情。

“对,已经拆光了,只剩下这个了。”说话的是带队的女同学

空中飘起了毛毛细雨,一丝一丝,温柔地擦过身上每一个角落。

“1935年的中国,正面临着生死存亡。汪达之带领14名新安小学的学生进行修学旅游,跨越18个省,在全国范围内宣传爱国主义,为民主中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后来……”声音越来越低,带队的女同学有些哽咽住了,“后来日军侵略,学校停办了……”

“我们一起鞠个躬吧。”

很多时候,认同是完全不需要言语表达的。正如此刻,即便大家不知道是谁提出的这个意见,也并没有人回复好或者不好,所有人自觉地在墓碑前排成了方队,紧接着是整齐划一的90度鞠躬,良久都不曾起身。

太阳不知何时又探出脑袋,它驱赶了雨雾,散发着光芒。一滴汗珠从男孩的额角冒出,沿着脸颊的曲线一路旅行。

嘀。它浸湿了萧河边这一片土地。

文/诸楠楠 编辑/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