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邓绍根教授做客传媒大讲堂作报告

发布者:谭诗嘉 邹敏 [发表时间]:2019-03-29 [来源]:传媒学院 [浏览次数]:

3月29日下午,中国新闻史学会联席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兼博士生导师邓绍根应传媒学院邀请做客传媒大讲堂,作关于“坚守、创新与表达: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报告。讲座由传媒学院副院长陈长松主持,学院部分师生聆听讲座。

DSC_5181.jpg

邓绍根教授从个人的求学经历、学术研究以及职业生涯出发,以自身对新闻史坚定不移的专业追求和孜孜不倦的课题研究引出此次报告的主题。他表示,学术研究贵在创新,要以创造新知为己任,用好的笔力进行好的表达,不断打磨出好的文章。

邓绍根教授重点讲述了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从无到有、历经萌芽、初步成长、曲折发展、恢复开拓共一百多年的历史历程。从1833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刊登中国第一篇新闻学专文《新闻纸略论》,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从此进入萌芽时期,随后介绍了1917-1949年间综合通史、分类专门史和媒体个案史等多角度的新闻史研究格局。同时,邓绍根教授分析了1949-1978年间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受政治运动影响而曲折发展,直到1978年-1999年间中国新闻史研究活动逐渐恢复开拓。如今中国新闻史研究进入创新发展时期,成为一门历史的科学。

DSC_5188.jpg

邓绍根教授指出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中存在赶场子、凑热闹、追时髦、盲目西化等问题,有时候是在重复劳动,反复研究同一个话题,还存在自设禁区,不敢研究政治话题的现象以及热衷于“权威话题”的问题。邓绍根教授期待将来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发展中能发掘出新史料、探索出新范式,期待更多的新人涌现,运用新方法、选取新角度进行教学研究,做到坚守有自信,创新有发展,表达有效果。他表示要坚守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阵地,创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发展,只有处理好坚守和创新的关系,学术研究才具有生命力。

DSC_5170.jpg

报告结束后,邓绍根教授与学院教师进行亲切交流与疑难解惑。

邓绍根,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秘书长,长期从事中国新闻传播史论研究,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9项,参与重大课题3项;论文《论民国新闻界对国际新闻自由运动的响应及其影响和结局》荣获“2012-2013年广东省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著作《筚路蓝缕: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获得“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文/谭诗嘉 图/邹敏 编辑/陈丹